具有燃烧、爆炸、腐蚀、毒害、放射线等性质,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引起人身伤害和财产毁损而需要特殊防护的物品称为危险货物。危险货物的品名、包装、标志、运输限制、托运手续、装卸车要求,在《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均有具体规定。
鲜活货物包括易腐货物(如肉、鱼、蛋、水果、蔬菜、鲜活植物等)和活动物(如禽、畜、兽、蜂、活鱼、鱼苗)两大类。
易腐货物,按其热状态又有冻结货物、冷却货物和未冷却货物之分。易腐货物与非易腐不得按一批运输,不同热状态的易腐货物不得按一批运输
装车后,在直线线路上停留时,货物的任何部位,在高度或宽度**过铁路机车、车厢的限界或经由特定区段**过装载限制时称为**限货物。在直线线路停留时虽不**限,但运行中通过半径为300米的曲线线路上计算内侧或外侧宽度仍然**限的亦称为**限货物。根据**限程度,分为一级、二级和**级**限。
托运人托运**限货物,向车站递交货物运单的同时,还须提出货物的装载三视图(端视、侧视、**视),准确注明货件重心位置,各部位尺寸,以确定装载方案和**限等级。
托运人组织装车或收货人组织卸车的货物,托运人或收货人应与承运人进行交接以保证安全,明确双方责任。原则上装卸地点为交接地点,特殊情况下双方可商定交接地点。
托运人组织装车或收货人组织卸车的货物,发站与托运人,到站与收货人交接下列事项:
1 施封的货车,凭封印交接:
2 不施封的货车,分别凭车门车窗关闭状态、篷布苫盖状态、货物装载状态或规定的标记交接。
判断一:乘用车运输资源控制趋于集中,资源在几大管理商之间进行互换
1 、整车运输资源被物流管理商控制。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汽车生产厂商追求效益的期望伴随着供应链的全过程延伸,对于 Q 、 C 、 D 、 M 、 S 理念的认同,使得主机厂采取合资或者控股物流管理商的模式集中整车运输资源,寻求效益挖潜。物流的精髓是“集约 + 信息化”,通过集约可以实现规模效应。因此,过去分散的运输发包市场被与主机厂有血缘关系的管理商所控制。本身就是物流领域的*,他们更知道利用发包,通过管理控制服务质量、减低运营风险。
2 、整车运输的实际业务将被管理技术高、规模大的大公司所控制。
过去的年代,中国的汽车物流概念一直以整车物流为标志,整车物流业务孕育了运输实物的管理商和作业者,而新产生的、前述汽车物流管理商大多没有运输能力,运输实物依然依靠外包,他们对运输过程、效果的关注使得发包条件更加理性,会把关注点转移到一些内部管理手段,质量控制能力,一手资源控制、对流资源网络优化等方面已经奠定了基础的运输企业。大批中小型运输商做为业务作业者,无论从那个角度都是弱者,面临着局部领域的一手资源诱惑,全局范围内的对流无**的尴尬局面,要么就是出局,要么就是联合,成为具体运输业务的承担者。小型向中型物流商靠,与大型物流商联合,或者中型与中型进行联合,较终必然形成几个区域性或者品牌为背景的运输作业正规公司,他们通过各大物流公司之间的合作(对流或资源互换),带领体系内的企业通过整合资源配置,解决“资源利用率低,运输成本高,运力资源浪费,竞争力薄弱” 的问题,实现多赢。
3 、资源的集约对管理水平、质量控制都带来了新的要求。
此时,*企业更加注重体系内企业的标准化和信息建设。通过信息共享控制过程质量、通过作业标准化解决服务品质有所**。 GPS 、 ERP 系统建设无论从使用规模还是效果都成为人们主动追求的手段。同时,对体系内的资源掌控和经营目标的清晰要求,使得*企业开始谋划区域集散、配送基地,线路优化等问题。体系内、外以战略联盟的形式,共同构建布局合理的基础网络设施、运输节点和通道。通过合理的分工,达到全局的运力协调及仓储设施优化的目的。
判断二:未来几年乘用车物流中,公路运输仍是整车物流的主流,但铁路、水路运输份额将有所大幅提高
摆脱单独公路运输局面,铁路和水路运输与公路运输三足鼎立,各擅胜场是未来整车物流的趋势。
整车公路运输的替代手段是水运和铁路运输。运输业提供商品的共同属性是“改变位移”。由于运输工具的不同特性和以及分属不同空间领域,替代品行业在对公路运输业产生竞争威胁的同时,又有着**的合作互补的性质。
公路运输虽然由于油价上涨,直接成本上升,但是汽车运输具有及时、灵活的特点,能够通过一次装卸就完成物流服务,由于装卸次数少,减少质损(商品车运输的特殊性),汽车运输方式仍然将是未来汽车物流的主要力量。但是,公路运输距离、流向等要素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需要引起诸位的注意,铁路公路联运、水路公路联运的方式正日渐升温,只不过合作发展中各行业不同的行政管理体制制约了合作的进度。